新闻资讯
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当孩子将他们父母刚买的无人机玩了几天后就放一边再也不碰了, 父母会是怎样的心情。而现在我们却希望鼓励这些崭露头角的机器人爱好者们能继续热爱无人机。那么如何提高孩子对无人机的兴趣呢?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推出了一款可编程模块化无人机。当孩子们将自己组装的无人机飞上蓝天时,能够再次动手编程下达指令。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可以亲眼所见自己编程后的成果,无人机的姿态随着孩子自主编写的程序而动。
女儿从小到大参加了不少兴趣班,今天只想聊一聊其中的收获和经验,也算是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吧。先按开始参加兴趣班的时间顺序列一列曾经的,正在参加的和计划参加的。这里只列出了长期参加或打算长期参加的(至少持续一年以上)。有一些短期的项目没有列进去,比如篮球,排球,国际象棋等。体操(过去时) 芭蕾(过去时) 中文(过去时) 钢琴(现在进行时) 游泳(现在进行时) 滑冰(现在进行时) 绘画(现在进行时) 网球(现在进行时) 高尔夫(将来时)
美国:“给孩子制定一个家务劳动计划。”美国父母教孩子做家务,每周一次贴出要干的家务劳动内容。将某一特定任务指定某一孩子去干,确定完成任务的期限;轮流干某些活儿,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去做没有兴趣或最容易干的工作;检查孩子的完成情况,使孩子因自己的劳动而产生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往往一味要求孩子听话。孩子上幼儿园要听老师的话,在家要听大人的话,不管是否合理,其结果是以家长的愿望和兴趣、思维和意志强制孩子接受,从而泯灭了他们创新意识和自主行为。所以,改变把孩子作为家长的隶属物的家教观念,改变不平等、不尊重孩子的家教意识,树立'开放性'科学性'家庭、社会和学校立体教育性'观念,实现家教观念的转变,是培养孩子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
目前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且最全面的一个关于气质的研究,是由儿童心理学家亚历山大· 托马斯和史黛拉·切丝做的纽约纵向研究。